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2017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信息发布者:xinjicun
    2017-03-10 15:10:03    来源:老田微农技   转载

    为切实做好2017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降低病虫害危害损失,促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2017年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茶叶重大病虫害和蝗虫、草地螟、粘虫、柑橘大实蝇、苹果腐烂病、油菜菌核病防控技术方案以及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现授权本人个人微信公众号独家持续发布,敬请关注,并广泛转发分享,让更多朋友受益。


    2017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17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东北、华北地区玉米螟、地下害虫、大斑病为害较重,黄淮海地区以玉米螟、棉铃虫、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区以蚜虫、叶螨、小斑病发生普遍,预计发生面积11亿亩次。为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 控 目 标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5.5%以上。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面积。

    二、防 控 策 略

    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选用抗耐病虫品种,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突出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实施秸秆还田、种子处理、苗期害虫防治、赤眼蜂防螟和心叶末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 控 措 施

    (一)不同区域防控重点

    1.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地下害虫、双斑萤叶甲、二、三代黏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

    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小斑病。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二、三代黏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

    4.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双斑萤叶甲,甘肃、宁夏兼顾茎腐病和大斑病,新疆重点防控玉米螟和三点斑叶蝉。

    (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

    1.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耕葵粉蚧等):利用噻虫嗪、溴氰虫酰胺药剂复合包衣或拌种,可同时兼治苗期蓟马、蚜虫(矮花叶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粗缩病传毒介体)等。

    2.玉米螟:秸秆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春玉米区于春季越冬代化蛹前15天进行白僵菌封垛,防控越冬代幼虫;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与甲维盐合理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

    3.玉米茎腐病:种植抗病品种。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处理种子,同时控制丝黑穗病、根腐病等。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田玉米病残体。

    4.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提倡适期早用药,在玉米心叶末期(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降低用药量。

    5.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发病初期可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结合喷施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或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效果更佳,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

    6.玉米蚜虫:点片发生和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

    7.玉米叶螨: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或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田边地头的杂草也要一同喷洒;加入尿素水、展着剂等可起到恢复叶片、提高防效的作用。

    8. 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甲维盐等。

    9. 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甲维盐等,可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秸秆还田、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粉碎还田、深耕冬闲田和播前灭茬,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压低病虫源基数。

    (二)白僵菌封垛、诱杀成虫技术。北方春玉米区,在玉米螟化蛹前,采用白僵菌统一封垛;在玉米螟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对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

    (三)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合理混配拌种,或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采取技术统一、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可提高防病治虫效果。

    (四)苗期害虫防治技术。玉米苗期,根据二代黏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喷雾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五)心叶末期病虫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Bt)或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根据中后期叶斑病和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混喷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叶斑病和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病虫。推广使用高杆作物喷雾机和飞机喷药防治技术,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

    (六)赤眼蜂防螟技术。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卵盛期,每亩放蜂1.5~2万头,每亩设置3~5个释放点,分2至3次统一释放。不同地区应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提高防效。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